引 言

 

一切古典的符号皆是索引

意在归向“家园”,沿迹寻脉

一间燕窝博物馆的空间载体

将对时间的记忆点醒,串场

海立形,燕喻人,光助情

落笔点题图腾载体

同饮一场烟火,共融场域精神

 

02.gif

 

光阴百代过客,几经桑田焕变

一片海,一寸土的生命力,愈加温润泽深

未见山海,流动的海语匿影藏形

不倾古境,东方风骨浑然天成

03.gif

▲设计灵感

Compress_005-爆炸分析图.jpg

▲爆炸分析图

Compress_006-一层开放社交空间.jpg

一层 - 开放社交空间

Compress_007-二层私密包厢空间.jpg

二层 - 私密包厢空间

Compress_008-三层私人专属空间.jpg

三层 - 私人专属空间

 

 

·

 

 

《山海经》有云,“闽在海中”

根植于闽文化的叙事,皆是与海有关的故事

东方之海,温润有道,留白愈丰

讨海的传统寻迹,勇于打拼的地域精神

归心向家的共同信仰

宋元千年底蕴的海洋蕴生出的文化根脉

交织在这一燕窝博物馆的细丝脉络中

以海,幻流动的境,以海,语东方的情

微信截图_20230713154040.png

烟波万顷,潮汐更迭

造境,是时间故事的讲述

沿海而起,伴海而兴的地域共同记忆

以曲线,以流韵,被镌刻于海的幻形

精密的肌理,来自于依海而生的筑家匠心

回望,向前溯源

规则的孔洞,包纳了烁耀明灭的四季光影

昭示,借今喻情

04.gif

05.gif

Compress_013.jpg

Compress_014.jpg

 

元素提炼,立意重塑

“海浪”作序,“燕”语东方

在地海洋文化的形成

是人与地域你来我往的融合密码

 

微信截图_20230713154243.png

Compress_016.jpg

 

海是生活,是信仰

燕是复刻,是转译

重构旧时碎片,今时美学抒情

唤醒新时代下的时间共历

重塑海洋文化的根

承继东方传统的魂

可识别在地个性,可向世界发声

 

Compress_017.jpg

Compress_018.jpg

 

·

 

 

门头LED屏幕模拟燕屋的形态

是“归”的第一重意象

以燕窝为点向外辐射

空间与人文的故事,由此便已展开

 

燕大夫取自“士大夫精神”

士至于道,秉承“去”商业化的模式

以信任和情感的联系为传播点

这是品牌与体验者之间的双向奔赴

 

Compress_019.jpg

 

燕窝的丝状纹路,从运营功用到场域精神

给予了想象和具象落笔有机的关联性

气场,意境与灵魂,层层迭进

海的浪漫,在这里凝结为独有的东方神韵

以燕喻人,“家”是归根的方向

形从海上来,情向心归处

 

06.gif

Compress_021.jpg

 

清代古门,天然石雕

以物为点,时空绵延

循城市脉络,气贯上下千年

在地文化特性的老物件,唤醒了尘封的时间

穿越了几世时空的熟悉画面一一上演

 

Compress_022.jpg

 

每一个点的追溯,都是一段地域共同的记忆

每一条纹理里,都藏着人与这一方水土互哺的印迹

时间斑驳了纹理,根脉却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

物润化为时代的印记

循着共同的精神识别

今被岁月雕饰,归有情愫纽带

 

Compress_023.jpg

 

“家”的归意,是交融点

连起古与今的共同情感

古意,今情,反差,和鸣

凝练于现代应用的材质,围合,包裹

在某一个时空的交汇瞬间

旧时风华,现代语境,触达链接的牵绊

 

微信截图_20230713154649.png

 

从燕窝,到燕屋,至燕灯

“归”的情愫,终落于百燕振翅的立意点题

燕燕于飞的轻盈,以艺术翩跹

进化当代审美的表达路径

“百燕归巢”的镜像,是共情触点

映射出归属的人文语境

 

微信截图_20230713154649.png

Compress_027.jpg

 

·

 

 

一面光影,折叠时空,收藏灵感

时间颗粒,逐光而动

影影绰绰,潺潺迁迁

对立语境,相携成趣

褶皱舒流动,艺术映古情

光阴无声,链接时空,生长文脉

 

Compress_028.jpg

08.gif

Compress_029.jpg

 

影是时空的造化

影是通向过往的密语

影达当下的诗情

时间流动,更迭顺势而为

在地性与文化性的双重滋养

时与空的折叠,被无界打开

可贯古今,可跨世界

这是东方韵下海文化的纳容百川

是这一方水土上万物的姿态

 

微信截图_20230713154927.png

Compress_032.jpg

 

·

 

 

沧海几经辗转,自然亘古如斯

海的温润,孕育出东方自然蓬勃的魂

自然景观,地域性红砖,一脉蕴化

一方水土与精神符号的相伴

生生不息,兀自生长

 

10.gif

 

东方美学,含蓄藏形,意境为上

道法自然,寸石生情

内蕴磅礴悠远,境语雅集诗兴

方寸间,已寄放东方独有的婉转笔锋

内与外枝蔓为契,共结家园守望

形式的外延,文脉的内观

于新旧间完成关联

 

Compress_035.jpg

11.gif

Compress_037.jpg

 

场域大境,器物小品,流光疏影

隐秘而独立的场域,隔开了喧闹

是在生活与忙碌间的短暂逃离

 

12.gif

13.gif

微信截图_20230713155341.png

 

在时间的解构,雕琢,转译下

新与旧在精神的维度上共融共生

一面怀旧,一面重构

情绪价值达成高度自洽

文脉延续,时光咏叹

 …

 

 

项目信息

Project Information

 

项目名称:燕大夫·燕窝博物馆

Project Name:YANDAFU·Bird's Nest Museum

项目地点:福建莆田

Project location: Putian, Fujian

委托方:燕大夫

Client:YANDAFU·Bird's Nest

项目面积:1000m²

Roject Area: 1000m²

设计机构:上海新得建筑

Design Institute:XTENDERE ARCHITECTURE

主设计师:张建武

Chief Designer: Jianwu Zhang

设计团队:李德娟、许振良、刘育俊、陈杰锋、曾俊杰、王萍、张萍、吴亚宁

Design Team: Dejuan Li、Zhenliang Xu、Yujun Liu、Jiefeng Chen、Junjie Zeng、Ping Wang 、Ping Zhang、Yaning Wu

软装设计: 格尚软装

Soft Decoration Design Team: Gosom Soft Outfit

摄影团队:徐义稳

Photography team:Yiwen Xu

视频团队:1988摄影工坊

Video Team:1988 Photography Workshop

文案撰写:清歌传媒

Copy Writing: Qingge Media

主要材料:定制陶砖、定制瓷砖、微水泥、铝单板

Main materials: Custom ceramic tiles, custom ceramic tiles, micro-cement, aluminum veneer

 

归境 | 燕大夫·燕窝博物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

项目信息

Project Information

 

项目名称:燕大夫·燕窝博物馆

Project Name:YANDAFU·Bird's Nest Museum

项目地点:福建莆田

Project location: Putian, Fujian

委托方:燕大夫

Client:YANDAFU·Bird's Nest

项目面积:1000m²

Roject Area: 1000m²

设计机构:上海新得建筑

Design Institute:XTENDERE ARCHITECTURE

主设计师:张建武

Chief Designer: Jianwu Zhang

设计团队:李德娟、许振良、刘育俊、陈杰锋、曾俊杰、王萍、张萍、吴亚宁

Design Team: Dejuan Li、Zhenliang Xu、Yujun Liu、Jiefeng Chen、Junjie Zeng、Ping Wang 、Ping Zhang、Yaning Wu

软装设计: 格尚软装

Soft Decoration Design Team: Gosom Soft Outfit

摄影团队:徐义稳

Photography team:Yiwen Xu

视频团队:1988摄影工坊

Video Team:1988 Photography Workshop

文案撰写:清歌传媒

Copy Writing: Qingge Media

主要材料:定制陶砖、定制瓷砖、微水泥、铝单板

Main materials: Custom ceramic tiles, custom ceramic tiles, micro-cement, aluminum veneer

 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